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中国食品 » 网友评论:从“本品不含三聚氰胺”说起

网友评论:从“本品不含三聚氰胺”说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0-02-02 09:16 来源:食品伙伴网 
核心提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管理,食品标签与包装标识,一直是食品行业监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都很关注的问题。食品伙伴网食品论坛网友群起而攻之今日在论坛发帖,就其看到的某一款植物蛋白饮料标称本品不含有三聚氰胺的做法发表了其观点。网帖全文如下。 周末去超市采购,发现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管理食品标签包装标识,一直是食品行业监管部门、消费者和企业都很关注的问题。食品伙伴网食品论坛网友群起而攻之近日在论坛发帖,就其看到的某一款植物蛋白饮料标称“本品不含有三聚氰胺”的做法,发表了其观点。网帖全文如下。

    周末去超市采购,发现某一款知名植物蛋白饮料的外包装上用显著字体标注“本产品经国家和香港等四次检验证明不含三聚氰胺”。习惯性来到食品论坛查阅相关资料,后通过QQ等方式,与论坛斑竹交流,土豆烧牛肉斑竹给出了该产品更多的此产品的类似宣传语“不含农药、激素、不含防腐剂”,“敢承诺不加香精不加色素不加防腐剂”。

    本人初涉食品行业,但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食品包装标识的规定还是略知一二,我觉得该产品的如此标注有几处可能不妥,希望和各位网友一起讨论一下。

    首先,“不含三聚氰胺”这一说法缺乏科学性。三聚氰胺通过包装、环境等因素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产品中去,或者在某些加热过程中产生,而可能只是其中的含量低于仪器的检出限,导致结果为“未检出”,但此时并不能标称“不含有”。

    其次,这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在某个产品中声称不含三聚氰胺,这就在暗示消费者,其他品牌的同类型产品可能会是含有的。而三聚氰胺本来就不应该添加到食品中去,这种标识会加深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加重对三聚氰胺等非食品添加物的迷惑。

    第三,从“不含防腐剂”到“不加防腐剂”。通过在食品论坛中的学习我得知,不含与不加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一方面有可能会由于食品原配料所含有的防腐剂带入,另一方面有可能某些护色调香的添加剂等本身具有防腐功能,事实上也是一种防腐剂。因此不主动添加防腐剂,并不说明该产品中不含有防腐剂。

    我觉得这说明我国在食品标识,广告宣传的监督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漏洞。有斑竹告诉我,这种做法在国外是非法的。我想这应该算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制度,应该伸向这种更专业化的领域,应当充分考虑这种“打擦边球”的边缘化行为。

    帖子发出以后,更多的网友参与了讨论,以下是部分网友的回帖发言。

    网友lonnie5102:就像母鸡承诺“下的蛋保证是圆的”一样,都是本职工作应该做的,不应该用承诺,承诺了就说明心里有鬼。“不添加”表示“不主动添加”,但并不能保证“不被添加”,国家对此类的有害物质都有个规定的限量,可以在上面标出含量的,一般的检测单位无检出,还考虑到仪器和方法的检出限问题,检测值小于检出限的表示ND,就是无检出。许多商家都在混淆概念,迷惑消费者……

    网友一缺三:共检验了多少次?四次检验不含,其他批次检验都含了?

    网友沸点:这种宣传方式会让消费者增加对三聚氰胺的恐惧,会让消费者潜意识的以为其他产品可能含有三聚氰胺、香精、色素、防腐剂。实为不妥。

    说明:以上言论仅代表网友观点,食品伙伴网登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更多讨论见:从“本产品经国家和香港等四次检验证明不含三聚氰胺”说起

日期:2010-02-02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