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食品科技 » 水稻恶苗病防治技术

水稻恶苗病防治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4-03-23 07:26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微信号 原文:
核心提示:恶苗病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由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 Nirenberg)引起,在水稻秧田和本田期均可发生。在秧田期,2~4叶期即表现症状,病秧苗往往徒长,一般较健苗高1/3,植株细弱,叶片和叶鞘狭长,呈淡黄绿色,根部发育不良,根毛少,重病苗多在移栽之前或移栽之后不久死去,在枯死病苗靠近地面的部分会产生淡红色或白色霉层。
  恶苗病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由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 Nirenberg)引起,在水稻秧田和本田期均可发生。在秧田期,2~4叶期即表现症状,病秧苗往往徒长,一般较健苗高1/3,植株细弱,叶片和叶鞘狭长,呈淡黄绿色,根部发育不良,根毛少,重病苗多在移栽之前或移栽之后不久死去,在枯死病苗靠近地面的部分会产生淡红色或白色霉层。在本田期,病株多在移栽后10天至1个月左右陆续出现,除具有与病秧苗相类似的症状外,其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显著伸长,基部常弯曲露出叶鞘。剥开叶鞘,可见茎上有褐色条斑,节部呈褐色。病株在地表上面的几个茎节上长出倒生的气生根,后期叶片自上而下逐渐干枯。病株一般不能抽穗,多在孕穗期枯死。少数病株可存活到成熟期,但剑叶早出,提早抽穗,穗小粒少或不结实有的稻穗不能全部抽出。
 
  防治建议:
 
  鉴于近年来我省水稻恶苗病菌对氰烯菌酯、咪鲜胺等药剂的抗药性显著增强,采取单独包衣或单独浸种防治恶苗病存在较大风险,生产上宜采取先包衣再浸种的双重防病措施以有效控制恶苗病。种子包衣可选用含有氟唑菌酰羟胺、戊唑醇、种菌唑、精甲·咯菌腈、氟环·咯·精甲、精甲·咯·嘧菌、精甲·嘧菌·戊、苯甲·咪鲜胺、甲霜·种菌唑、精甲·戊·嘧菌等成分的包衣剂,按推荐用量加水稀释,将药浆与种子按比例充分搅拌,阴干12小时后再进行浸种。目前已登记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浸种药剂主要包括戊唑醇、咯菌腈、咪鲜胺等单剂及氟啶·戊·杀螟混剂等。浸种药剂应尽量选择与包衣剂不同有效成分的药剂,并注意轮换用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浸种要保证累计80℃~100℃的足够积温,浸种温度控制在12℃~15℃范围内,通常浸种7天,并保证药液与种子充分接触。如采用浸种催芽车间集中浸种,应严格按照智能程控浸种催芽技术规程操作;如使用大缸等容器浸种,则应每日搅拌1次~2次。水稻种子包衣+浸种处理后,可催芽后播种,也可不催芽直接播种。水稻种子处理后,在使用机械播种器播种时,不同品种、不同批次每播1床~2床后应清洗及消毒播种器及相关用具,以减少恶苗病菌交叉侵染。
 
  来源:省植检植保站
日期:2024-03-23
 
 地区: 黑龙江 中国
 行业: 食品检测
 标签: 镰刀菌
 科普: 镰刀菌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